欢迎访问黑龙江省药品检验研究院官方网站!
当前位置:药检文化 > 人物故事

杨利红:深耕药检一线28年 为百姓安全用药守好底线

发布时间:2025-04-27 10:23        来源: 中国青年网       点击:

    中国青年网讯(记者 张亚云)“选择药检工作,就要尽心尽责,为药品安全监管,为百姓安全用药守好底线。”2024年5月,黑龙江省药品检验研究院院长杨利红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她说,这是对全体龙江药检人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一种肯定。 

  杨利红翻阅资料。黑龙江省药检院供图 

  1996年,杨利红转业回到哈尔滨,进入黑龙江省药品检验所工作,一路从检测员成长到抗生素(微生物)室主任。面对药害突发事件,她在最短时间拿出准确可靠的检验数据,并给出专业负责的研判结论,凭借扎实的工作作风和高超的专业技能,确保了数万份检验报告无一差错。 

  2010年,杨利红带领团队率先成为“全国药品微生物重点实验室”十家建设试点单位。2013年,她带领团队编撰出版了全国第一本药品微生物检验专业书籍,为药品检验机构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杨利红指导检验人员工作。黑龙江省药检院供图 

  杨利红说,原来微生物检测都是一样的方法,但是药品的不同特性对微生物的影响不一样,如果方法不科学、不准确规范,就检测不出来真实的污染状态,被污染的药品大众吃了不是治病而是“致病”。于是,她带领团队按照规范的表达,逐个品种进行梳理,编撰出版了《黑龙江省药品微生物检验方法汇编》。 

  为推进药品监管科学向纵深发展,从2018年开始,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在全国开展重点实验室建设。杨利红意识到,这是一次赋予药检机构新内涵、支持药检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历史契机。“黑龙江是中药大省,在中药检测技术上做了很好的积累,我们集合药检院、省内相关产业和大学,从产业头部到科研院所联合起来共同申报了国家级的重点实验室。” 

  2021年2月,由杨利红牵头申报的国家局中药质量研究与评价重点实验室获批设立,实验室围绕中药发展中热点难点问题,建立了安全性再评价、质量标准研究、物质基础与药效研究、风险隐患快速筛查4个技术平台,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为药学实习就业基地揭牌。黑龙江省药检院供图 

  同时,杨利红还创建了药学黑龙江省领军人才梯队,承担并完成多项国家课题和科技重大专项任务,相继获得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科技成果11项、发明专利2项。她先后开展“头孢哌酮钠结晶性研究”“固体状态下头孢唑林钠晶型的转变”等研究,首次发现头孢哌酮钠的多晶型现象和头孢唑林钠不同晶型固态转化的规律,成为黑龙江省抗生素药物晶型研究的奠基者和开拓者。 

  尽管取得了一系列荣誉,但是杨利红深知,同发达省份相比,黑龙江省药检事业还处于跟跑状态,只有突破创新,整合资源优势,才是缩短差距、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在她的主持下,黑龙江省药品检验研究院与北京同仁堂共建了创新中药质量研究联合实验室,以研究中药经典名方为主。首次开展了国家3.1类新药研究,与沈阳药科大学、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联合开展科研攻关、人才培养和技术培训。 

  “一粒种子只有深植于一片沃土才能有无限生机,一个人只有置身于一个努力拼搏的氛围里才会蓬勃向上。”杨利红常说。今年是她在药品检验研究一线工作的第28年,她用辛勤耕耘的双手不断诠释着对药检工作的热爱。“我会时刻牢记药检人的使命,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保障人民群众用药安全,以专业和技术服务监管服务产业发展,助力监管守住药品安全底线。”